義務210之囫圇吞棗漫談
這個城市我是第一次去,主要是看天合210的超級工廠。
我用和三個出租車司機的交流,來分享我的收獲。
其中第一個出租車司機是一下高鐵坐上的。司機是外地的,他說義烏政府花了很多錢,把所有當地所有出租車都換成了電動車。我隨口問了幾個電動車的性能參數,他就想給我炫耀了一下,說“這個是運動模式”,一下子開到了180,然后超了好幾輛車……在拐彎兒的時候,我說你咋不“運動模式”了?他說我還是換過來吧,開多了我也就暈了……
政府支持,當地出租車活兒還是挺多的,他們開出租收入還不錯,不像我們那。
第二個是滴滴司機,開的是一輛北汽新能源的電動車,開的也很猛。以前坐出租車,我一般在第三句話的時候引到光伏。
不過這回我換了話題,
問說,你們這邊兒工廠很多呀?
他說,那是!你知道我們這邊兒有一個叫愛旭的工廠嗎,一小時用電都要幾十萬塊錢……
我跟著問他,他知道天合公司嗎?他猶豫了下說,大概也是個大工廠吧,新來的吧,但是肯定比不上愛旭……,
我沒反駁他,失了下神。
他見我沒說話,等了一會兒,他問我說,您是哪兒的呀?我說,我是河北石家莊的,我們那兒不如你們這邊兒工廠多。
他說,那是,我們這邊兒一個鎮都比得上你們一個縣加起來的……我沒去思考我們平山當地的敬業集團的產值,也是很牛逼的。
那個事情不值得我去費心思考。
關注210,除了技術還需要什么樣的視角?我似乎有了一點答案……組件生產不像硅料、硅片高耗能。所以都選擇離港口近、物流發達、有招商引資政策,人才相對密集的地方。而義烏,成了天合“超級工廠”的一個最優選擇。
第三個司機是我從義烏蘇溪鎮這邊兒去義烏小商品城,這一路上我花了48塊錢,聊了更多的事情。
他說現在義烏這邊比以前人口高峰的時候要少1/3了,以前外地人要多得多,但都是來做小商品的?,F在政府大力發展電子和新能源產業一些做低附加值的小商品的人和工廠就逐漸車走了。
一路上沒完工的高層和塔吊,在出租車的這窗口飛馳而過,我想起了2008年參加在阿布扎比舉行的未來能源展(WFES),從迪拜到阿布扎比的半路上,沙漠中到處都是同樣類似的場景……
快到目的地了,我隨口說要給兒子買個禮物。司機說,要不我帶你到另外一個禮品的商城吧,這是個是專門賣衣服的……
我抬頭一看,就像北京朝陽大悅城一樣……
我說,不用了,這個就行,隨便逛逛。
我還是有一點失望的:這回肯定不會看到像以前成都的荷花池和石家莊南三條那樣的地方。雖然有點失望,但還是預料之中。
義烏這個城市,讓我看到了210背后的力量中的一個,那就是城市的力量。
對了,天合他們做了個活動,拍攝210電池板的圖片可以有機會獲得像我一樣去參加義烏210超級工廠的機會。
實話說,超級工廠太震撼了,但是他們不讓我拍視頻還不讓我發視頻,你們還是抓住這個機會自己去看看吧……